返回 大乾风云起苍穹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34章 魏记商行成立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来了!原先是个卖绸缎的,掌柜的要去江南,我花了八十两就租下来了,比市价便宜五两!”
    nbsp“招了六个伙计,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后生,手脚勤快,就是见了生人脸红。我让老周叔教他们打算盘呢。”
    nbsp“给伙计做了号服,藏青布的短褂,胸前绣个‘魏字,看着精神不?”
    nbsp苏康这边也没闲着。
    nbsp他每天天不亮就去物流部,盯着伙计们收货装货。
    nbsp药材得挑最干的,根须上不能带泥;野菌要用新鲜的,袋子破了的得重新缝;木材上船得装得瓷实;连打包用的草绳,都得是三股拧的——上次有袋药材因为草绳松了撒在路上,孙小乙心疼了好几天。
    nbsp魏记商行开业那天,苏康正忙着审曹新那两个亲戚的案子。
    nbsp尉迟嘉德审出他们不光往水泥里掺沙子,还偷偷把拾穗营的木料往外卖,气得苏康当场把笔都摔了,下令痛打了三十大板。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    nbsp傍晚时分,晋阳的信使才赶到,递过来一封火漆封的信。
    nbsp苏康拆开一看,魏国成的字写得龙飞凤舞:“苏康!开业第一天卖了三百斤柴胡!回春堂的掌柜说咱的货比青州的强,当场订了下个月的!我让厨房杀了头猪,今晚让伙计们敞开吃!”
    nbsp信纸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,苏康看了,心里那点火气才算顺了些。
    nbsp可没等高兴几天,魏国成又派人捎信来,这次的信纸皱巴巴的,像是被人攥过好几回。
    nbsp“苏康,出事了。”
    nbsp信里的字也没了往日的精神,“青阳有个姓李的商人,前几天订了两百斤野生菌,说要送京城。今早货到了,他非说菌子潮,要按半价收。我去他库房看了,堆着好几袋南边来的菌子,明摆着是想挤兑咱!”
    nbsp苏康看完,直接把孙小乙叫了过来。
    nbsp这小子如今晒得黝黑,见了苏康却还是习惯性地搓手:“大人,您叫我?”
    nbsp“晋阳那边出事了,”nbsp苏康把信给他看,“姓李的商人说咱的菌子不够干。”
    nbsp孙小乙脸腾地红了,脖子上青筋都起来了:“不可能!那些菌子都是我盯着晒的,在石板上晒了七天,傍晚还得收进屋里防露水,含水量绝对超不过三成!他要是不信,我现在就去青阳跟他理论!”
    nbsp“别急。”
    nbsp苏康按住他,“你去库房取两斤菌子,让信使给魏国成捎回去。告诉他,把菌子分两份,一份送青阳县衙,请县太爷做见证,一份留给那姓李的。当着他的面称好重量,找个通风的地方晒,晒完再称。要是少了半两,咱分文不要;要是只少几钱,就让他按原价付钱,还得给咱赔礼。”
    nbsp孙小乙点头记下,转身就往外跑,鞋跟在门槛上磕了一下都没在意。
    nbsp过了五天,魏国成的回信到了,并送来了一本账册,这次是用红笔写的,字里行间全是得意:“苏康,你这招太灵了!县太爷让人把菌子晒了三天,总共才少了三钱!姓李的脸都白了,不光按原价付了钱,还送了两坛杏花酒赔罪。现在晋阳商户都知道,魏记的货实在,讲规矩!”
    nbsp苏康笑着把信折起来,揣进怀里。
    nbsp这时冯铮亮抱着账本进来,见他高兴,忍不住凑过来看:“大人,啥好事啊?”
    nbsp“你自己看。”
    nbsp苏康把魏国成送来的账本推给他。
    nbsp冯铮亮翻到最后一页,眼睛瞪得溜圆:“乖乖!一个月纯利一千二百两?这魏二公子是财神爷转世吧?”
    nbsp苏康没说话,心里却盘算开了。
    nbsp有了这笔钱,能再买二十辆马车,物流部就不用总喊着车不够了;官道能修得再快些,争取秋收前能通到邻县;还能给拾穗营的弟兄们添些厚棉衣,去年冬天好多人冻得直哆嗦……
    nbsp他走到窗边,望着远处的工坊。
    nbsp夯土的号子声顺着风飘过来,混着窑厂烟囱里冒出来的烟火气,闻着心里踏实。
    nbsp西边县衙的方向静悄悄的,曹新那帮人这些日子没动静,怕是在憋坏主意。
    nbsp“快了。”
    nbsp他对着窗外轻声说道。
    nbsp等威宁的路修得更宽,粮仓堆得更满,看谁还敢捣乱。
    nbsp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,落在账本上那串红笔写的数字上,红得发亮。
    喜欢。

第234章 魏记商行成立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