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 民心如秤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除二就把税吏们捆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有个税吏还想挣扎,被李老实一扁担打在腿弯,“扑通”一声跪在了地上,疼得直哼哼。
nbsp看着被押走的税吏,李老实凑近苏康,压低声音道:“大人,这可是曹节度使的人……nbsp您就不怕他报复?”
nbsp苏康笑了笑,拍了拍他的肩膀,老爷子的肩膀硬邦邦的,像块老松木:“李大叔,您带着乡亲们帮我采石头,我就得保你们安心赚钱。别说他派几个税吏,就是曹震亲自来了,也得讲王法。”
nbsp他转身对着山民们喊道:“大伙儿放心采火石,采一斤给五文钱,当天结算,绝不拖欠!中午管饭,糙米饭管够,还有咸菜!”
nbsp山民们欢呼起来,刚才被税吏搅乱的干劲又回来了。
nbsp独轮车的轱辘声、号子声、石头碰撞的nbsp“叮当”nbsp声混在一起,在山谷里回荡。
nbsp接下来的日子,黑石山热闹得像赶大集。
nbsp山民们推着独轮车,一趟趟往山下运火石,车轮碾过山路,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。
nbsp窑厂的烟囱白天冒黑烟,晚上冒红火,新招的民夫在河堤上垒石夯土,号子声能传到二里外的村子。
nbsp连县城里的孩童都知道,苏大人要修一条“永远冲不垮的河堤”,放学后总跑到河堤边,捡些小石子往水泥浆里扔,被衙役笑着赶开。
nbsp曹震派来的探子混在山民里,看了三天,回去报信说苏康不仅没被难住,反而把火石水泥搞得风生水起,百姓们都把他当活菩萨供着。
nbsp曹震气得砸碎了书房里的端砚,墨汁溅得满墙都是。
nbsp梁老侍郎拄着拐杖,慢悠悠地走进来,雪白的胡子上还沾着点心渣:“急什么?让他先得意几天。”
nbsp“再得意下去,他就要骑到咱们头上了!”
nbsp曹震胸口起伏着,“那小子把河堤修得那么结实,不就是想打我的脸吗?”
nbsp梁老侍郎冷笑一声,眼里闪着阴光:“打你的脸?他能不能活到修完河堤还不一定呢。我已经让人去通知南蛮的猎头人,说威宁有批‘上等货,让他们过来……热闹热闹。”
nbsp消息传到苏康耳朵里时,他正在河堤上检查水泥强度。
nbsp新浇筑的堤岸还泛着潮气,他让人用凿子凿了一下,只留下个白印。
nbsp冯铮亮跟在旁边,脸色发白:“大人,南蛮猎头人最是凶残,据说专割人的头颅当酒器……要不咱们先停一停,从州城调些兵来?”
nbsp“停什么?”
nbsp苏康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灰,“越是这样,越要把河堤修好。”
nbsp他指着堤岸内侧新修的工事,“您看,咱们这河堤不仅能挡水,还能防贼。沿线修了十个了望塔,每个塔上都备着硫磺焰硝,只要猎头人敢来,烟火一升,周围的民夫就能抄家伙过来。”
nbsp他顿了顿,对张武道:“再从亲兵里挑五十个懂水性的,在河对岸挖些陷阱,埋上水泥做的尖桩。告诉弟兄们,这不是普通的河工,是守家护院,护的是威宁的百姓。”
nbsp张武攥紧了拳头:“大人放心,保证让那些猎头人有来无回!”
nbsp冯铮亮看着苏康胸有成竹的样子,心里的担忧渐渐散了。
nbsp他发现这位年轻的县令,总能用些nbsp“奇思妙想”nbsp解决难题nbsp——nbsp用水泥做尖桩,用烟火当信号,甚至还教民夫们练一种nbsp“简易格斗术”,说是能以一敌三。
nbsp有次他路过训练场,见苏康正光着膀子,教几个民夫怎么用扁担格挡,动作干脆利落,不像个文弱书生。
nbsp这天傍晚,夕阳把河堤染成了金红色。
nbsp冯铮亮望着绵延的堤岸,突然叹了口气:“大人,您的想法,真是与众不同。”
nbsp苏康望着远处的群山,山影在暮色中渐渐模糊:“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想法不同又何妨?”
nbsp冯铮亮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nbsp他想起前几日去给山民发工钱,李老实非要塞给他一篮新摘的核桃,说自家娃子用水泥补好了漏雨的屋顶,这是谢礼。
nbsp那一刻他突然明白,苏康做的这些事,早已经刻进威宁百姓的心里了。
nbsp夜色渐深,河堤上的灯笼亮了起来,一串接着一串,像落在地上的星辰。苏康站在最高的了望塔上,望着州城的方向。
nbsp远处的山峦黑沉沉的,像蹲伏的猛兽。
nbsp他知道,曹震和梁老侍郎的最后一招,快来了。
nbsp但他不怕。
nbsp了望塔下,传来民夫们的说笑声,还有人在唱山歌,调子粗粝却透着股子欢喜。
nbsp苏康摸了摸怀里的火石,石头还带着白天的余温。
nbsp用水泥筑起的防线,用民心凝聚的城墙,足以抵挡任何风雨。
nbsp他转身下了了望塔,灯笼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一直铺到新修的河堤上,像在地上写下了一个稳稳的“人”字。
喜欢。
第244章 民心如秤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