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水浒大寨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五十六章 紫石街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紫石街就在狮子楼南面,东西首各有一座气势磅礴的牌坊,上面是“慎独”、“孝悌”二字。西街口还有有一座精美的观光亭,街面铺设紫色小石。
    nbsp相传,北宋庆历年间,阳谷一孙姓知县筹资重修衙前商街。百姓争相出资出力,月余竣工。是夜,天降紫石于东首。众议:天降紫石,寓紫气东来,昭示阳谷兴盛昌达。故以“紫石街”名之。此街因而日趋繁华,士农工商络绎而至,抚石祈福,遂成民俗。
    nbsp王伦带着众人沿着紫石街步行,一路寻找王婆茶楼。紫石街长有八九百米,宽也有三四十米,一块特大紫石立在街中央,不时还有人对石祈福。
    nbsp小灵官和王信走在前头,逢人便问王婆茶楼的位置。
    nbsp“这位兄台,你可知道王婆茶楼!”
    nbsp“不知道。”
    nbsp“大娘,您知道王婆茶楼在那里么?”
    nbsp“没去过。”
    nbsp已经走了一里多的路,问了好些人,也没有找到王婆茶楼。
    nbsp这时从对面走来一位小童子,也就十来岁年纪,衣裳破烂,手中挎着一筐水果。这小童眼睛不住地打量王伦等人,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。
    nbsp终于这小童忍不住出声说道:“你们要找的王干娘茶楼,我知道。”
    nbsp有了小童引路,王伦一行人很快就找到了王婆茶楼。本来王伦要给小童点银子感谢,可是小童没有收,转身就跑了。
    nbsp到了王婆茶楼,王伦只见茶楼不大,只有五六张桌子。此时到了下午,也有几个人在这里喝茶聊天。
    nbsp王伦六人进了茶楼,早有一位老妇迎了上来。“各位客官请进,小店里瓜子茶水都有,还有糖水和果脯。”
    nbsp这老妇大约四旬上下,身量不高,衣着朴素,头上插了根银簪子。眼睛里透着精明,嘴皮子也麻利。
    nbsp这就是王婆了吧,王伦心想。
    nbsp王伦等人坐下,点了一盘果脯,点了一壶黄山毛尖。
    nbsp不多时东西齐备,王婆附身向王伦等人道:“几位客官慢用。”
    nbsp王伦见王婆要退下,开口拦下。说道:“王婆稍待,在下有几句话问询。”
    nbsp王婆站住脚,笑着说道:“客官有话尽管问。”
    nbsp你道这王伦到这紫石街找王婆有什么事,无非是为了武松。只到后世山东人也十分敬重二哥,一位是秦叔宝秦二哥,另一位就是武松武二郎。
    nbsp此时武松不知道在什么地方,但是武大郎却是好找。
    nbsp喝了口茶,王伦问道:“王婆对面住的可是卖炊饼的人家么?”
    nbsp王伦并不知道武大郎住在何处,但是知道是在王婆对面,于是他来到王婆这里询问。
    nbsp这王婆没想到王伦问这件事,想也没想的回答道:“对面的房子现在空着,已经大半年了,还没人住呢!这附近也没有卖炊饼的人家,买个面食要走好远。”王婆嘴快,说了好一堆话。
    nbsp王伦只知道武大郎住在阳谷县紫石街,却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,因此扑了个空。
    nbsp不过找不到武大郎也没关系,提前帮助武大郎躲过危难也就是了。帮助了武大郎,以武松的性子一定会感恩戴德,以后自己交好武松的机会也大了许多。
    nbsp王伦想到这里,对王婆说道:“听说咱们这狮子街上有位何九叔何团头,劳烦您帮我请来,我有事找他。”
    nbsp听了王伦的话,王婆直接把头冲向茶楼里边的一桌,喊道:“何九哥,这位官人找你咧!”没想到团头何九叔就在这茶楼里。
    nbsp何九叔在阳谷县是底层小民,但是在紫

第五十六章 紫石街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