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唐:我能搞钱,多娶公主合理吧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00章 覆灭的导火索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房俊无奈的说道,“隋炀帝以改制科举之名,最终是想取缔荐官制度,想削弱世家的力量。”
    nbsp“世家之人也看清楚了这件事,无奈被隋炀帝逼迫退让。”
    nbsp“从修大运河,到三征高句利。。。世家之人被科举制度胁迫了两次!”
    nbsp隋炀帝登基这些年,世家好处没捞到多少,却每每被隋炀帝胁迫,甚至隋炀帝还总惦记着把手伸到世家的裤兜里掏钱。
    nbsp“隋炀帝若是继续在位,世家之人最终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。”
    nbsp“只怪隋炀帝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意图,一个对世家完全没有好感的君王,世家之人又怎么可能拥护其坐稳江山?”
    nbsp对于世家而言,谁做江山,都不影响他们家族的发展。
    nbsp就好像李唐江山,李家掌控力最强的地方在哪?
    nbsp只在长安城!
    nbsp大唐疆域何其宽广,可皇家对其他州府郡县的掌控力,远远不及那些世家。
    nbsp同样的道理,在隋朝,世家对地方的掌控力一样的恐怖。
    nbsp他们在乎谁当皇帝吗?
    nbsp根本就不在乎!
    nbsp毕竟这个皇帝只是长安城的皇帝,皇帝想治理天下,也得依靠他们这些世家之人!
    nbsp若不是隋炀帝早早的暴露了自己的态度,大隋的江山,根本不会那么快灭亡!
    nbsp“隋朝灭亡,是因为科举?”
    nbsp李丽质一脸的难以置信,这番言论可完全颠覆了李丽质对隋朝的固有认知。
    nbsp往日里,所有人都说,隋炀帝昏庸无道,横征暴敛,搞的天下民怨沸腾,最终才有那么多人揭竿而起,推翻了隋朝的政权。
    nbsp可今天,房俊竟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解析隋朝衰败的原因。
    nbsp一个让李丽质感觉耳目一新,又不知该如何辩驳的角度。
    nbsp再看看皱眉不语的皇爷爷,很明显,房俊的话,连皇爷爷都不得不沉思。
    nbsp“准确的说,隋朝的灭亡,科举是个导火索。”房俊纠正道,“真正让世家放弃隋炀帝的原因,是隋炀帝对世家之人的态度。”
    nbsp隋炀帝老惦记着弄世家中人,谁还能一心保着他当皇帝。
    nbsp李渊点了点头,“科举最大的弊端在于‘行卷和‘公荐这个朕是知道的,但朕从未想过,世家与隋炀帝的裂痕,竟然是从科举开始的!”
    nbsp行卷,说的是每年春闱之前,考生会把自己学识上的得意之作,精心装裱准备后,送到那些达官显贵或者文坛大家的手里,请这些人先行品评一下自己的作品和学识。
    nbsp公荐,则是那些见过行卷的官员或者文坛大家们给的推荐,是认可其学识的一种表现。
    nbsp行卷和公荐,看似公平,可实则依旧是为世家子弟广开大门。
    nbsp试问,穷苦人家的学子,有哪个能得见达官显贵的?又有哪个能跟文坛大家有所交集?
    nbsp你要钱没钱,要关系没关系,人家凭什么举荐你当官?
    nbsp所以,别看大唐有科举,但真正从科举制度中招揽到的人才,完全可以忽略不计。
    nbsp隋炀帝一早就看出了科举的问题

第200章 覆灭的导火索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