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273章 宫争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陛下,陛下,上大将军回来了!”
    吴国的皇宫里,小黄门躬着身子,飞快地迈着小碎步,面有喜色地向孙权禀报。
    “哦?到了么?”
    已经是过了耳顺之年的孙权,相比于去年正值花甲之时,亲自率军北上攻打合肥时的意气风发。
    似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他一下子就苍老了很多。
    陆逊攻下襄阳,或许是献给孙权花甲之年最好的礼物。
    可是在这个花甲之年,孙权同样失去了苦心孤诣培养十几年的太子孙登,最信任的宗亲大将孙韶,以及生死不渝的诸葛瑾。
    特别是孙登,不但是朝臣众归所望的未来之君,同时也是孙权极为满意的接班人。
    这三人的接连病亡,委实是无比沉重打击到了孙权。
    在孙权心里,如果可以的话,他宁愿用襄阳来换孙登的复生。
    看着小黄门满面欣喜的模样,孙权有些浑浊的眼睛闪过一抹厉光。
    不过很快,他就垂下眼皮,似乎想要掩饰自己目光。
    当孙权再次抬起头来时,他的脸上,同样露出了极为欣喜的神色:
    “哦?上大将军终于到了吗?快,快请进来。”
    他一边说着,一边站起身来,“算了,我亲自去迎接。”
    “臣逊,拜见陛下!”
    看到孙权亲自前来迎接自己,陆逊感动之余,连忙叩拜。
    “上大将军何须如此?起,快起!”
    “臣何德何能,能让陛下亲至殿外迎接,惶恐万死!”
    “应该的,应该的!”
    孙权上前,亲自扶起陆逊,脸上满是欣喜,“伯言为国征战,亲冒失石,拿下襄阳,让我大吴荆州从此无忧。”
    “莫说是走几步到殿外,就是到城外,也是应当的。”
    孙权握着陆逊的手,拉着他进入殿内。
    让陆逊坐下后,孙权就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:
    “伯言还是快些仔细与我说说,襄阳一战,你是如何调兵,智取坚城的经过。这战报上,终究是说得太过简略了。”
    陆逊微微一躬身子,答道:
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
    当下便把襄阳一战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。
    同时还特别提到了汉国的学生军。
    “陛下,依臣看,汉国这些学生,皆是忠勇之辈,虽阵前经验不足,但无一怯战畏死者,真可谓是汉军未来之中流砥柱是也!”
    “今吴汉虽为盟国,但日后魏贼一旦被灭,两国势必为一统天下而战,到时这些学生军,怕是会大吴之大敌。”
    孙权却似是早有所料的样子:
    “伯言所言,吾早已知晓。”但见孙权略有叹息一声,“子范(即朱据)前往汉国习骑战之法,数次往来于汉吴之间。”
    “曾多次有言及汉国讲武堂之事,说但凡从里面出来的学生,非但文有所学,且多习武略军阵,又忠勇有义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又不禁长长叹息,语气感慨:
    “世言冯明文深谋远虑,诚然是也!听闻此人在十数年前,就在汉中南乡以一己之力开设学堂,广授师门学问。”
    “当是时,有多少人家笑其真乃疯癫之人,居然不懂师门学问之珍贵,委实败家之极。”
    “可是如今再回头看,世人笑彼太疯癫,彼未必不是在笑世人太过愚昧啊!”
    从设学堂,再到学院,最后讲武堂,乃至医学院。
    就算是专给禽兽看病的兽医院,那也是早有谋算。
    不然汉国何以能区区十数年时间,就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大量优质战马?
    就连原本以精骑横扫天下的魏国,在汉国崛起的铁骑面前,亦是大有不如。
    魏国精骑这些年对上汉国铁骑,接连遭到惨败便是明证。
    而这一切,冯明文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去布局。
    待其势一成,沛然莫能御。
    可谓深谋远虑耶?
    陆逊没有接这个话,也不知是不敢,还是不想。
    毕竟无论是在魏国还是在吴国,学问几乎已经被世家大族所垄断。
    寒庶子弟想要让自己的学问进一步精进,或者想要进行系统学习
    无一不得向有传家学问的世家大族求学。
    你向我求学,总得有所表示吧?
    至少也应该算是我家的子弟吧?
    师长有事,弟子服其劳,没有错吧?
    不然不遵师道,有何颜面立足于天地之间?
    别人凭什么要教你?
    世家大族,便是用这些手段,垄断了学问,进而垄断了智力资源。
    陆家身为江东豪族,能不知道这些?
    陆逊总不能站在家族的对面,去赞扬冯明文掘世家大族根基的做法吧?
    就算是陆逊再怎么大公无私,对陛下附和一番。
    万一陛下也提出,要开设讲武堂,让陆逊开门授课传军阵之法,他应还是不应?
    毕

第1273章 宫争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