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:信贷资金管理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。
“什么问题比抵押物更重要?”刘长河也好奇起来。
“什么问题抵押物更重要?信用啊。”方奕绫想了想回答道。
“是的,是信用。那么,既然是信用,你想过信用的后边是什么吗?”杨明笑起来。
“信用的后面吗?这个有点难度了。”刘长河想不明白。
“信用,能在我们这里有信用的一定是能够符合这次贷款条件的。而这样的信用又能够担得起技术贷款这条重要的参考,所以,你说的信用,老杨啊,是不是所谓的信用贷款?”方奕绫马上明白过来。
“没错,信用贷款。”杨明笑着弹了弹烟灰,“既然我们不能让这些种子企业做技术改造贷款,但是信用贷款还是可以的,所以,不妨试试今年新出来的信贷。”
杨明看向方奕绫,方奕绫点着头,开始思考杨明说的可行性。
此时电话响起来,刘长河看了众人一眼,杨明抬起手,刘长河接了起来。
“你好,我是刘长河。”
“刘主任,郑朝阳和田文来银行了,这贷款要是批的话,有点不符合标准。”
银行那边的人传来的消息,便是今天刘长河担心的事情。
刘长河看向杨明,小声说道:“老张的电话,郑朝阳的贷款事情。”
杨明点点头,伸出手,示意自己接电话。
刘长河将电话交还给杨明,此时电话那头传来声音,“喂喂,老刘,还在吗?”
“小张,我是杨明。”杨明吐出一口烟圈,这句话才说出口,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停住。
“是杨科长啊,你好你好。”
“小张,这个郑朝阳的材料带来的齐全吗?有什么具体的问题?”杨明狠吸一口烟问道。
“是这样的,杨科长,这个郑朝阳带来的文件倒是齐全的,还有一个发明专利,虽然看上去不错,可到底是纺织企业,你也知道纺织企业上面查得严,这没人敢批准啊。”
“我知道小张你们的难处。”杨明吐出一口烟,眉头皱得很紧。
“杨科长,我也不是不想帮咱们浙江的企业,可到底是纺织企业,有些确实难办。”
“技术改造贷款不行的话,信贷资金呢?”杨明反问一句。
“信贷资金?”
“我记得有一条是这么说的,信用社信贷资金投向,要坚持以承包户、专业户(重点户)为主,以农业生产为主和以流动资金为主的方针。难道郑朝阳不符合承包户的概念?尤其是农业生产承包户?”杨明的声音低沉有力,这一句话让小张一时哑口。
“话是这么说,可到底是纺织行业啊,纺织厂现在是明令禁止的。当然,不是棉布也不是完全禁止。可万一也牵扯到涤纶布或者其他,我们不敢担这个风险啊。”
小张终于说了一句真心话。
“这样吧,你觉得信用贷款的管理风险在哪里,你罗列一个明细出来,到时候我们多个部门一起商量?”杨明的声音很轻,但是说出来的话很有分量。
“杨科长,这估计要跟我们常行长聊了。”
“没事,我一会儿跟老常打个电话,你先不要拒绝郑朝阳他们,就说需要审批一段时间。”杨明拍板说道。
“好。”
杨明挂断电话,直接拨通电话给常行长,“老常,我是杨明。”
“老杨,什么事情?”
“是这样的,我们这边有几家技术还算可以,信用也算不错的企业,不知道你这边关于信用贷款的政策有什么偏倚没有。”杨明的话让老常笑了起来。
“老杨,护犊子呢?”
“老常,明人不说暗话,对于一些真的有纺织技术改进能力,甚至是创新能力的企业,咱有时候该帮还得帮一把,不是?”杨明笑起来,“你也知道,我向来心软。”
“行了,老杨,我还不知道你?说吧,到底是什么事情,还要你跟我说。”
“好吧,老常,我也不绕弯子了。你看,咱们省里虽然有几家确实是纺织企业,但是毕竟生产的不是纯棉布,用的原材料也不是棉线,有一定仪器改造能力的厂家,咱们能不能网开一面,别一棒子打死?”杨明的开口让刘长河感激的投来眼神。
刘长河终于明白自己的科长是冷面心善的那种人。
“怎么,舍不得这些小牛犊?”
“那可是相当舍不得,毕竟咱们浙江是吴越之地,这越布遍天下。自古以来,咱就是靠着纺织起家的,这不让做纺织了,很多人一时间也不知道做其他的啥呀。咱们不能让老百姓吃不上饭啊,你谁说对吧?”杨明吐了口烟,认真的说道。
“这些企业到底做了什么,你给他们这么大的面子?”
“这不是企业做了什么。老常,咱们都是党员,咱们想的本来就是让企业怎么好好的生存下去不是?我到底是在工商局的,这管着这么多老百姓的创业,我得尽到好人民公仆的责任。”
杨明的声音越来越缓,他的眼睛里有着感情,那是对浙江这个省份最深的感情。
“老常,二十年前那会,你也是知道的。咱们那个时候一穷二白,笕桥那边的很多零件都是咱们靠着白衬衫,上万件,上百万件的白衬衫换来的。那个时候咱们都去帮忙搬运衬衫,就为了能让咱的蓝天属于咱们中国人自己!”
“老常,十五年前那会,你也是知道的。咱们那个时候全靠自己,很多地方都是百废待兴,那个时候我们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的跑,挨家挨户的说,目的就是让更多人走出来,更多人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有好多人,至今过年你都还去看人家,对吧?”
“是啊,那些老人,我想念他们呢。”常行长也想起了当年的时光。
“是啊,那些老人,我们曾经跟他们一起并肩努力过,我们最明白失败的滋味,也最明白有心无力的苦闷。如今轮到咱们自己的娃了,咱不能让娃吃咱们老一辈的苦啊!咱们……”
杨明说着说着眼泪流了出来。
“我们说好了的,老常,我们跟那些老人们说好了的,我们说好了我们自己吃两辈子人的苦,就为了让孩子们少吃苦!如今孩子们又面临了当年咱们吃过的苦,我们舍得让真正有能力的孩子们推到重来,再熬个十年八年的吗?时间有时候,对于年轻人,也是等不起的。”
杨明深深吸了口气,又点燃一根烟,任凭那一滴泪落在手背上,却依旧不动如山。
刘长河也被杨明的话带入了1970年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,那个血气方刚的年华。
方奕绫吸了吸鼻子,一代人吃了两代人的苦,这不就是他们这代人吗?
他们为什么这么热心的帮助这些孩子们?又为什么那么喜欢郑朝阳这样的孩子?
不就是因为他们当年自己没学太多东西,又吃了太多的苦,舍不得现在有能力的孩子走弯路绕远路嘛。
他们想为年轻人争取时间,更像靠着这些年轻人为中国争取早日腾飞的时间。
时不我待,有时候,对于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,也是等同的。
“我明白,老杨,别说了,我会想办法。你放心,省里也会想办法,我已经向领导们汇报了我的想法。”
“老常,要汇报就一起汇报,我打算带着更多的同事一起为年轻人争取机会,我们要让年轻人尽快的腾飞,这样,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!”杨明斩钉截铁的说道。
“好,如果你想跟我一起汇报,我们一起为年轻人争取机会吧!”
“我也参加!”方奕绫站起来,眼眶红红的。
“我也参加!”刘毅和刘长河异口同声道。
第135章:信贷资金管理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