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:奋起直追的郑朝阳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号话说到这里,看向郑朝阳,“而我认识了一个小兄弟,他跟我说,他可以将我的织布手艺放到机器上,进行大量的生产。在这里,我想问问这个小兄弟,如果织布放到大机器去生产,那么生产之后,我们的手艺如何保护呢?”
郑朝阳从来没想过,乙字号会在这样的场合跟自己说话,而且说的还是这样的内容。
“丙字号?”随着乙字号的一声轻唤,郑朝阳清了清喉咙走向了乙字号。
看来,这一次他即便是输,也要尽量挽回最后的颜面了。
谁让他没有赢过任何一场呢?
“谢谢乙字号。早上见到你的时候,我想的是传承手艺,将云锦、缂丝传承下去,不让好的织物消失在漫漫的历史河流里。但是……”
郑朝阳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,再次看向乙字号,继续说下去,“时至中午十一点,我明白了另外一个意思,那就是一切都是大机器生产,是否还有人继承手艺,又是否手艺能够延续下去。”
“是的,这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。大机器生产带来了质量与数量可以实现人人皆有衣服穿的梦想。可是,大机器也会让人犯懒,让人忘记了来时的路,忘记了曾经的手艺,甚至慢慢荒废了。”
郑朝阳看向乙字号,发现乙字号笑着点头,看来他说中了乙字号的心思。
“如何不荒废了手艺,又如何能够完成大机器生产。我想这是个很大的课题,或者说议题。我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人,论资历不够,论眼界不够,论经验不够,按道理我没有置喙的机会,但既然乙字号让我来说说……”
郑朝阳继续说着自己的观点,“那么我就不自量力一把。我觉得大机器生产是必须要的,而且是必要并且重要的。乙字号提到了清末民初,我们那个时候讲究实业兴国,可是我们研究了很多种大机器生产与提高效率的办法,但是当时的中国确实没有找到一个很好地办法。后来……”
“我们决定选择一种擅长的手艺来实现大机器生产,实现中国工业化。于是我们开始生产螺丝钉,开始生产钢铁,开始试着所有与蒸汽机有关的大机器生产,试着与电力有关的大机器生产。慢慢的……电力取代了蒸汽机,而我们的工业化也日臻完善。”
郑朝阳看向每个人,他不仅是一个喜欢研究技术的男孩子,更是一个喜欢读历史的男孩子。
因为郑朝阳深刻的明白,去其历史一如灭其国魂,作为中国人,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身为中国人的根,这个跟就是不忘历史,不忘来时路。
因为历史记载了中国的国魂,也承载了中国人的根本。
“我们的大机器生产是提高中国效率的关键,所以,我支持大机器生产,并一直想着,将所有织布手艺实现仪器化。但是……我们不能丢掉来时的路。但是……”
郑朝阳看向乙字号,郑重而认真的说下去,“我们不能忘本!我们是中国人,我们祖传的东西,是宝贵而且珍贵的,是我们中国独一无二的,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宝贝。丢掉老祖宗的东西,就是数典忘祖!”
“我们不能做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!正因为如此,我们更应该保护这些手艺,并且实现手艺传承。”
郑朝阳从自己斜背着的包里拿出一本书,这本书便是他最近在看的《上海纺织科技动态》。
“《上海纺织科技动态》这是讲述了上海市的科技发展,所有与科技有关的发展,都标志着一个大机器的进步。我想,既然大机器生产可以有这样的进步,为什么我们的手工艺不能被收录,为什么不能记载着手艺的进步呢?”
郑朝阳看向乙字号,将问题返回给乙字号。
乙字号笑起来,看来这个小伙子想赢了自己的赌约。
“记载手艺的进步?”乙字号笑起来。
“我们的祖宗留下了不少手艺进步的书,最开始是《吕氏春秋》,后来是《博物志》,再后来是《天工开物》,最后是《博物志》。我们的手艺一直记载着,也始终记载着。为什么我们不能记录下去呢?”
郑朝阳又一次反问乙字号,这是一个问题,但也是一个答案。
“一个关于织物和相关手艺的百科全书?”乙字号笑起来。
“是的,一个关于织物和相关手艺的百科全书,甚至是织物和匹配的手工及机器生产的百科全书。我相信只要详细记录着手艺的步骤,这手艺就不会丢,也不可能丢。一如……”
郑朝阳认真的看着乙字号,他即便不是纺织界出色的人,但是,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,假以时日,郑朝阳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能担当起纺织界崛起的人物。
第16章:奋起直追的郑朝阳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