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印染年华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2章:杭二棉与中国轻纺城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样,跟着你出版社的父亲读很多书,我读的都是技术方面的书,这纺织历史方面的知道不多。”田文无奈的苦笑道,“你就饶了我吧。”
    “我就不打趣你了,哈哈哈,我来说。”张幺清了清喉咙,一副就要来个畅谈的叔叔先生模样。
    田文撞了撞郑朝阳,两人相视一笑,等着张幺诉说故事。
    “说起杭二棉来,这杭二棉建厂初期采取选送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骨干到杭州、上海、宁波、无锡等地培训,到兴办学校,开展一系列文化、专业技术教育和学历教育。1979年2月6日,在厂七·二一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杭州第二棉纺织厂电大教学班,并与1980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杭州第二棉纺织厂职工大学。”
    张幺拿出一个小红本子递给郑朝阳,“1982年4月该学校转为杭州市纺织局职工大学,学制三年。这是我爸当时去旁听时候拿到的一个培训班的结业证。”
    “果然是出版社的社长,到处爱学习啊。”田文打趣一句。
    “你们知道杭二棉有多大吗?”张幺比划起来。
    “有多大?”郑朝阳笑得很开心。
    “据说车间机修间的机油壶有三十来个,有这么高,这么大。一会我们到达的时候,一定要好好看看。”张幺说道郑朝阳最喜欢的一个物件,机修所需要的机油壶。
    “好,我们去了好好看看。”
    郑朝阳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跟着人群走入了杭二棉的厂房,这杭二棉的广场上有一个招手的元首石像,正午阳光的照样下,有一群光晕。
    行人站定在元首的石像前做了齐齐敬礼。
    走在水泥道上,两侧都是可以遮阴的大树,看着泛黄的树叶,看着这些树叶飘落在地上,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声音,说实话,郑朝阳感觉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,与他的村子有着天壤之别。
    他们随着厂子的工作人员朝着车间走去,这车间的门外有好多是用梭子制成的长椅,看着这些长椅,真的感觉进入了纺织的氛围中。
    纺织厂车间里面有好多的纺织机,看着鱼次栉比的纺织机在不停的工作,中间行走的纺织女工,这一刻绍兴村里来的青年人们微微张开了嘴,发出了惊叹的声音。
    只是,轰鸣的机器掩盖了这些惊叹的声音,只能看到他们眼神中释放出来的光芒。
    看着雪白的丝线进入纺织机,看着布一点一点的成型,这种感觉是难以言喻的震撼,除了惊叹,说实话,别无其他的语言可以描述。
    不一会,带着白帽子的纺织女工走了过来,“这些就是新来的实习人员吗?”
    “是的,王姐,这些都是绍兴来的实习青年。”
    “行吧,女孩子跟我走,男孩子跟我们小李走,你们先安顿好住宿,明天我们在广场上集合。”
    王姐跟小李哥使了个眼神,男女孩分别跟着自己的领队来到了各自的宿舍。
    进入男生宿舍,这是一个非常宽敞的地方,窗户是格字样的,有玻璃,比郑朝阳他们家里纸糊的窗纸好多了。
    床是木头制成的,上下铺,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桌子,以后几个穿着军绿衣服的年轻人正在抄着一些文字。
    郑朝阳抬起头看向头上的电灯泡以及旁边的封禅,说实话,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如置天堂。
    张幺和田文倒是没有郑朝阳这样的感触,毕竟两个都在大学宿舍里住过,唯有郑朝阳,虽然住在上海市纺织厂的宿舍里,但是那到底是一个老厂子,与这个翻盖结束的新厂子到底在住宿上有着天壤之别。
    “这里的环境真不错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我要是能在这里工作,该多好?”
    “真希望在这里一直干下去啊。”
    郑朝阳听着旁边年轻人感慨,他抬起头,望向窗外,此时窗外的大树,他心中暗暗发誓,若是有机会一定要留在纺织厂,要过上这样的好生活。
    只是如何过上这样的好生活呢?又如何成为萧山纺织厂在绍兴的分厂呢?
    郑朝阳知道,他需要跟自己的小伙伴好好参谋参谋,更需要跟自己的朋友好好琢磨琢磨。
    只是郑朝阳不知道,在这群年轻的伙伴之中,他遇到了此生最大的对手,也遇到了以后商战中互有输赢的朋友。虽然有些人成为了老死不相来往的人,有些人成为了亦敌亦友的人,有些成为了此生挚友。
    但是能走这一遭,对于郑朝阳而言,此生足矣。

第22章:杭二棉与中国轻纺城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