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淑苑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九十七章:我见犹怜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琵琶又称批把,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《释名释乐器》:批把本出于胡中,马上所鼓也。推手前曰批,引手却曰把,象其鼓时,因以为名也。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,向前弹出称做批,向后挑进称做把;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。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,因此为马上所鼓也。
    关于琵琶的故事有很多很多,在文献诗词中,可以找到大量和琵琶有关的故事,千古传诵的便有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还有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,而更多的是秦楼楚馆的歌伎传说。不过,在《古今注》、《旧唐书》、《北史》等历史典籍中,则多有描写在位帝王、公主对琵琶的钟爱,发生在宫廷中的琵琶故事也就不少,且列其中两则于下。
    话说大诗人王维仍未应举前获岐王赏识,特意带他入宫出席唐皇公主奏乐之宴,并教王维在公主面前以琵琶演奏预先写好的新曲,果然让举座宾客动容。公主虽喜爱琵琶与音律,却不知所奏何曲,王维随口禀告为《郁轮袍》,岐王在旁亦加美言,并表示王维将要应举。公主应向主考官张九皋推荐,多少都应该给个解元,公主笑而颔首。其后王维应举,果然中了个解元。
    另一故事发生在唐文宗时。小官梁厚本,于宫外护城河垂钓搁下飘来一个大箱子,赫然发现箱内有位气息奄奄的艳装女娘,动了怜悯之心,抱回家中将女娘救活过来。原来女娘是宫中奏琵琶的女乐师,不知何事触怒龙颜被赐绞死,宫中侍女怜之将其尸置于箱子中,随护城河飘出宫外,终命不该绝被救重生。梁厚本未有家室,琵琶乐女感恩图报下嫁,并告知梁厚本她于宫中弹奏的正是两个琵琶名器大忽雷和小忽雷,她奉命将大忽雷送到南市赵乐匠家修理,仍未送回宫中,便逢宫中乱事。琵琶乐女死后便无人得知此事,梁厚本也就拿了些钱财给赵乐匠将大忽雷赎回,两口子便不时于更深人静时把玩。及后梁厚本生辰,两人半醉兴起,女乐师拿出大忽雷铮铮综综奏了几首曲子来助庆。大忽雷果是名器,声音传得又高又远,路过一位宦官闻声而至,目睹被赐死之女乐师与梁官儿亲亲热热,手中所奏岂非正是名器大忽雷?也就急急回宫禀告皇帝文宗。其时文宗对赐死女乐师已感悔意,即宣召两人入官,问明始末,惊为天意,赦去两人罪过,并加赏赐,好好生活下去。
    曲项琵琶为四弦、四相,梨形,横抱用拨子弹奏,盛行于北朝,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。但到了唐代,琵琶的发展出现一个高峰。当时上至宫廷乐队,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,是非常盛行的乐器,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。到了唐

第一百九十七章:我见犹怜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