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不第河山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61章 墨源追踪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sp; nbsp34;水银、丹砂、孔雀石;她翻动书页对照,34;还有《太平圣惠方》里记载的39;忘忧散39;原料。34;
    nbsp陈砚秋蹲下身,发现陶瓮底部阴刻着徽记:一柄剑贯穿砚台,正是34;墨池会34;的暗记。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每个瓮旁的青砖上都用利器刻着人名——34;崔峤李沆王钦若34;......全是真宗、仁宗两朝知贡举的考官。
    nbsp夜风突然变得刺骨,号舍屋檐下的铜铃无风自动。陈砚秋循声望去,最高处的铃舌竟是一截人类指骨,铃身上密布着西夏文字刻的咒语。正当他伸手欲取时,身后传来陶瓮接二连三爆裂的闷响——
    nbsp那些密封数十年的毒液接触空气后,竟开始剧烈沸腾。靛蓝色的烟雾从瓮口喷涌而出,在空中凝结成模糊的人形。薛冰蟾猛地拽住陈砚秋后退,只见烟雾人形齐齐转向贡院正堂方向,做出执笔书写的动作。
    nbsp34;是39;墨影傀儡39;!34;她声音发紧,34;《夷坚志》里说这是用冤死者喉间最后一缕气炼成的;
    nbsp陈砚秋突然冲向正堂。穿过毒雾时,他怀中的鎏金铜匣突然变得滚烫,七枚骨针在匣中疯狂震颤。正堂门楣上悬挂的34;明经取士34;匾额已经倾斜,匾后露出半截青铜管——正是他们在钦天监浑天仪里见过的那种34;星轨导管34;。
    nbsp匾额下方的供桌上,静静摆放着一方残缺的龙尾砚。砚池内凝固的墨渣里,清晰可见古柯叶的纤维。更骇人的是砚底铭文:34;歙州供御,淳化三年制34;——与铜匣里最旧的那枚骨针年份完全一致。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    nbsp薛冰蟾的银刀突然发出蜂鸣般的震颤。她猛地劈向供桌下方,刀锋与某种金属物体相撞迸出火星。地面青砖应声裂开,露出隐藏的窖穴——里面堆满了用蕉叶包裹的块状物,每包上都贴着34;广南东路转运司34;的封条。
    nbsp34;是没来得及运走的文思墨。34;陈砚秋撕开一包,墨锭表面的金丝纹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,34;这批墨的模具;
    nbsp他话音戛然而止。墨锭侧面的监造官印,赫然是34;韩琦34;二字——这是庆历新政时被贬岭南的宰相,但史书记载他从未担任过监造官。薛冰蟾用刀刮开墨锭,内部竟嵌着细如发丝的骨片,拼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。
    nbsp贡院深处突然传来机括运转的轰响。两人对视一眼,同时冲向声源处的泮池遗址。本该干涸的池子里,此刻竟蓄满靛蓝色的液体,水面漂浮着七盏青铜灯盏,灯芯都是浸过药液的状元卷残页。
    nbsp池底隐约可见一方石碑,碑文被流动的液体扭曲成跳动的字符。陈砚秋刚要细看,怀中的铜匣突然自动开启,七枚骨针激射而出,精准地刺入七盏青铜灯的灯芯——
    nbsp火焰骤然转成青白色,照亮了池底石碑的全貌。那上面用西夏文和汉文双语刻着同一段话:34;星移斗换日,墨祭血榜时34;。落款是34;景佑二年黜落生陈圭34;,正是陈砚秋父亲在岭南从军前的名字。
    nbsp池水突然沸腾,无数细小的气泡从碑文缝隙中涌出。每个气泡破裂时,都释放出一缕带着血腥味的烟雾。薛冰蟾的银刀脱手坠入池中,刀身瞬间覆满霜花——与在钦天监浑天仪上所见一模一样。
    nbsp陈砚秋伸手去捞,指尖刚触及水面,整池液体突然变得透明。池底赫然显现出汴京皇城的倒影,而他们所在的岭南贡院,正在倒影中化作一片火海......
    喜欢。

第261章 墨源追踪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