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2章 滴血溯源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nbsp“巳时二刻,丸药溶尽。”书吏的笔录被药气熏得字迹模糊。许慎柔用银针探入药液,针尖挑出缕极细的血丝。这分明是《璇玑录》记载的“血鉴术”:用服药者的血脉共鸣来标记试卷,使阅卷官产生莫名的亲近感。
nbsp午时的日光照亮药液表层浮起的油膜。
nbsp许慎柔蘸取油膜抹在试纸上,遇空气渐渐显出新科进士名录。每个名字旁都标注着骨相特征,与林氏遗物里的《黜落簿》完全对应。她突然明白为何韩似道要大力推行这种“提神丸”——服药者的血脉会永久改变墨迹渗透度,方便用矾水验卷法识别。
nbsp未时的蝉鸣吵得人心烦意乱。
nbsp许慎柔翻出景佑三年的太医局档案,找到桩离奇记载:新科进士游街时突发癫狂,瞳孔皆现紫晕。当时掌院太医诊断为“瘴气入脑”,如今看来分明是澄心堂药术的后遗症!档案角落还有行小字注:“韩相荐岭南巫医施针镇魂”。
nbsp“申时正刻,验血器鸣。”书吏指着突然震颤的铜盆惊呼。盆中血丝凝聚成枚指针,直指汴河方向。许慎柔想起那个专供科举用纸的“潘谷墨坊”,去年起就开始掺用岭南运来的龙脑香。
nbsp暮色渐浓,医官院掌起灯火。
nbsp许慎柔突然撕开《和剂局方》封皮,夹层里飘出张极薄的羊胃膜。膜上用血画着南唐宫苑图,澄心堂的位置标着个药臼图案——与她三日前在韩府见过的贡品药臼一模一样。图侧小字注:“星命取士,药鉴通神”。
nbsp戌时的更鼓惊起檐下宿鸟。
nbsp许慎柔将药液泼向墙壁,水痕渐渐显现出太医院失踪多年的《毒物谱》。其中“南唐药术”篇记载:澄心堂验卷法最初用于鉴别寒门考生血统——因庶民长期食用杂粮,其血液遇特定药液会产生絮状沉淀。
nbsp“亥时初刻,异象现!”书吏惊恐地指向地面。药液渗入砖缝后,青砖表面浮起无数黍米大小的星图。许慎柔认出这是《璇玑录》记载的“米卜术”,每粒米都代表个被药术篡改命格的考生。
nbsp夜雨又至,冰窖里泛起阴冷的潮气。
nbsp许慎柔最后查验林氏的指甲缝,刮出的矾粉中混着极细的金屑。这是南唐宫廷特制的“金星矾”,专用于显影皇族血脉——林氏临死前竟在验证自己的血统!
nbsp子时的梆声淹没在雨声中。
nbsp许慎柔颓然坐倒在药架间,掌心里那粒毒黍米突然裂开,露出里面用血写的八字:“辛酉nbsp庚寅nbsp丙戌nbsp戊子”——正是《宋史》记载夭折的皇子刘玮的生辰。
nbsp瓦当滴水声忽然变得规律起来,渐渐汇成《礼部韵略》的韵部节奏。在“阳”韵第十七格的节拍处,许慎柔听见了银针刻字的刮擦声——那是三百六十五个被药术所害的亡魂,在太医院地底发出共鸣。
喜欢。
第382章 滴血溯源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