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0章 璇玑归藏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庆历八年的霜降日,都江堰鱼嘴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陈砚秋望着脚下奔涌的岷江水,怀中那方刻满星算公式的铁板沉甸甸地坠着。寒林社众人正将鎏金铁函沉入宝瓶口,函中《璇玑录》与星算证据用蜂蜡密封,铁函表面用金银错工艺嵌出昴宿星图。
nbsp“未时三刻,定位。”老河工嘶哑的嗓音混着水声传来。陈砚秋看着社众按《天文分野图》标注的星位,将铁函沉入对应昴宿天苑星官的位置。水流突然形成漩涡,将铁函吞没时泛起靛蓝的泡沫——分明是铁函中的砭石针遇水产生了反应。
nbsp申时的日光照在江心浮起的金砂上。
nbsp陈砚秋蹲身捞取金砂,指尖却被灼得生疼。砂粒表面用砭石针刻着微缩星图,昴宿与毕宿间连着条血线——正是西夏驼队运送文运的路线。他猛然想起崔月隐最后的发现:韩似道竟将太微垣星官西移三度以资敌。
nbsp酉时的江风卷着纸钱灰打旋。
nbsp寒林社祭司开始吟唱《礼部韵略》,每个韵部都对应个星官位置。当唱到“阳”韵第十七格时,江水突然分开,露出底下用砭石针固定的铁券——那是太平兴国五年埋下的《南唐星术禁毁令》。
nbsp戌时的暮鼓震得崖壁落石。
nbsp陈砚秋撬开铁券暗格,里面蜂蜡密封的黍米早已霉变。米芯裹着的羊皮屑上画着星力对抗图:昴宿阵眼与西夏仿建的汴京贡院地牢呈南北对峙之势。图侧小字注:“星力相冲,则文运归位”。
nbsp亥时的枭啼惊起江鸥阵阵。
nbsp陈砚秋将新铁函与旧铁券合藏,金银错纹路遇水发出蜂鸣。社众按《璇玑录》记载的“七星镇煞”方位,将三百六十五根砭石钉打入江底岩层——每根钉尾都系着冰蓝丝带,带子上写着被夺文运者的姓名。
nbsp子时的地动摇得竹索桥吱呀作响。
nbsp陈砚秋在桥墩处发现个陶瓮,瓮中装满烧焦的《进士名录》。景佑三年的金榜被特意取出,每个名字旁都注有骨相特征。在黜落者附录里,他看到了父亲的名字——陈襄的批注竟是“目带双旋,破军侵文昌”。
nbsp丑时的萤火虫聚成北斗形状。
nbsp陈砚秋借着微光看见江底砭石钉自行调整方位。所有钉尖都指向西北——西夏兴庆府的方向,而钉尾的冰蓝丝带齐指东北——韩似道窥天斋的位置。
nbsp寅时的晨星倒映在漩涡中心。
nbsp陈砚秋将铜雀砚残片投入江心,砚底蜂蜡融化后显出血书公式:“阵眼效力=砭石钉数按此计算,三百六十五根钉可产生二百二十五份镇煞力——正好抵消韩似道今年准备输出的文运量。
nbsp卯时的露水凝在铁函表面。
nbsp陈砚秋发现金银错纹路遇露显形:昴宿星官与西夏地牢的对抗系数竟是这个数字让他心惊——说明西夏人每接收一份文运,能产生三倍于中原的效用。
nbsp辰时的钟声穿越江雾而来。
nbsp寒林社开始诵读《黜落者名录》。每念一个名字,江底就升起串气泡,气泡中浮现出考生临死前的影像。当念到“景佑三年淮南路苏轼”时,江水突然沸腾,浮现出整整一页被篡改的试卷。
nbsp巳时
第390章 璇玑归藏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