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天工开物,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46章 时机已逝,病入膏肓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肃的警告。
    nbsp“……天花之毒,其性至烈,其传也速,非寻常药石可医。其发病之初,邪毒尚浅,正气尚存,此时若能及时种痘,或可效仿九皇子殿下,以正胜邪,置之死地而后生。然,若错失良机,又妄投虎狼之药,耗尽元气,待到邪毒入里,病入膏肓,则纵是神仙下凡,亦无回天之力矣!”
    nbsp“故,防疫之道,有三要义,望天下父母,铭记于心。”
    nbsp“其一,曰早种痘。此乃上上之策,可御敌于国门之外,永绝后患。”
    nbsp“其二,曰早发现,早上报。一旦有疑似症状,切不可心存侥幸,讳疾忌医,当立刻报官,并求助于防疫司,此乃中策,或可尚有一线生机。”
    nbsp“其三,曰不乱用药。天花非寻常风热,切忌妄投寒凉之药,以免耗伤元气,加速病亡。此乃下策,亦是……保命之底线!”
    nbsp……
    nbsp这篇报道,这封信如同平地惊雷,彻底引爆了整个京城的舆论。
    nbsp它以一种无可辩驳的、血淋淋的事实,向所有心存侥幸的顽固派,上了一堂最深刻,也最残酷的警示课。
    nbsp那些曾经追随王景弘,同样高喊着“不以牛毒秽体”的守旧派官员和士子们,在看到这篇报道之后,一个个都吓得是面如土色,魂飞魄散。
    nbsp他们再也不敢提什么“风骨”与“道统”了。
    nbsp当天下午,便有不少官员,悄悄地派自家的管事,领着家中的孩童,戴着帷帽,遮遮掩掩地,前往了离自家最远的种痘站,排队接种。
    nbsp而那些普通的百姓,更是被这活生生的例子,给彻底吓破了胆。
    nbsp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,但他们知道,尚书大人的亲孙子,都因为“信错了方子”而死了。
    nbsp那他们这些平头百姓,若是再不听安国公府“神医”的话,那不是纯粹找死吗?
    nbsp于是,在接下来的几天里。
    nbsp京城各大种痘站,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、人满为患的景象。
    nbsp无数的父母,抱着,领着甚至是用筐子挑着自家的孩子,从四面八方涌来。
    nbsp他们脸上的表情,不再有丝毫的犹豫和怀疑。
    nbsp只剩下,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活下去的……极度渴望。
    nbsp“大夫!大夫!求求您!给俺家娃儿也种上吧!”
    nbsp“俺们信!俺们信安国公!信丫丫神医啊!”
    nbsp……
    nbsp顽固之殇,化作了最响亮的警钟。
    nbsp在巨大的痛苦与悔恨中,王景弘的小孙子,用他那年仅七岁的生命,为这个国家,为这个时代,扫清了通往科学防疫之路的……最后一道障碍。
    nbsp他的死,是一场悲剧。
    nbsp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的死也拯救了,未来千千万万个本可能会因为同样的愚昧和固执,而无辜逝去的……生命。
    喜欢。

第646章 时机已逝,病入膏肓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