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天工开物,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73章 皇帝之愿,“长明”之灯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皇帝那句饱含帝王豪情与无尽期盼的“偷来一束永恒的光明”,如一道穿越时空的圣旨,从巍峨的紫禁城传至千里之外的青石村——那座早已成为大宁帝国科技圣地的乡野之地。
    nbsp正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的元圣张大山,听完儿子张小山通过“加急信报”转述的这番话,只是淡淡一笑。
    nbsp他放下为孙子削制的木牛玩具,缓缓起身,走到窗前。
    nbsp目光穿过田野间金黄的稻浪,投向天边云层中隐隐闪烁的雷光。
    nbsp“光明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那双历经世事沧桑的眼眸中,燃起一丝孩童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炽热渴望。
    nbsp“是时候,让孩子们去触碰这个世界最本源的力量了。”
    nbsp三日后,一辆从京城出发的专列,载着几位特殊的“学生”,悄然抵达青石村。
    nbsp他们是安国公府第三代中最出类拔萃的少年天才:
    nbsp长子铁牛之子张念祖,沉稳专注,继承了祖父对机械构造的天赋;
    nbsp次子石头之子张开山,胆大心细,对新奇事物充满无尽好奇;
    nbsp内阁首辅小山之子张文远,自幼展露超凡智慧,是格物学院算学司最年轻的“博士”。
    nbsp他们以“奉元圣之命,回乡省亲”为名被送回,却不知一场由祖父亲自主持的“天威”的秘密开蒙,即将拉开帷幕。
    nbsp青石村,元圣府邸。
    nbsp府邸内,那间扩建得如小型博物馆的书房,书架上摆满古籍,墙上挂着机械图纸与天文星图,案头散落着齿轮、模型和半成品器具。
    nbsp张大山端坐于太师椅上,目光慈祥地扫过三个半大小子,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    nbsp他没有考校他们蒸汽机或钢铁冶炼的知识,而是像个寻常说书先生,慢悠悠开口:“孩子们,今日祖父给你们讲三个‘戏法。”
    nbsp他呷了口茶,语气悠然:“第一个戏法,叫‘琥珀吸尘。”
    nbsp“古书记载,西域有种宝玉,名曰琥珀。若以丝绸反复摩擦,这玉竟能隔空吸附头发丝、小纸屑之类的东西。你们说,奇不奇怪?”
    nbsp三个少年对视一眼,眼中燃起好奇的火花,齐齐点头。
    nbsp“第二个戏法,叫‘慈石引针。”张大山继续道,“北方有种黑石,天生能吸引铁器。”
    nbsp“若将其制成小勺,置于光滑铜盘上,无论如何转动,勺柄总会顽强指向南方。”
    nbsp“这便是我朝司南的由来。你们说,这是为何?”
    nbsp张开山挠头,张念祖若有所思,张文远眯着眼,似乎在脑海中推演某种可能。
    nbsp“第三个戏法,最为诡异,叫‘金铁生机。”张大山神情转为严肃,从一个木匣中取出几样器具:一片薄铜片、一片铁片、一只盛清水的琉璃碗,以及一小瓶他亲手提炼、腐蚀性极强的绿矾油(硫酸)。
    nbsp他当着孙子们的面,将几滴绿矾油滴入清水,轻轻摇晃,碗中泛起微不可察的涟漪。
    nbsp“文远,”他看向三孙,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你平日最细心。”
    nbsp“将这铜片与铁片同时浸入矾水,勿让它们相触。然后,用舌尖极轻地触碰两片金属的另一端,告诉我,你感受到什么?”
    nbsp张文远虽不解,但出于对祖父的信任,依言照做。
    nbsp他屏住呼吸,小心翼翼地将铜片与铁片浸入矾水,另一端露出水面。
    nbsp他深吸一口气,舌尖轻轻触碰两片金属。
    nbsp下一刻,他如被针扎般猛缩回舌头,脸上露出震惊与古怪的神情:“麻!祖父!好麻!就像……无数小蚂蚁在舌尖上爬过!”
    nbsp张念祖和张开山见状,争相效仿,无一例外感受到那微弱却奇特的“麻”感。
    nbsp张开山瞪大眼睛,挠头问道:“这……这是何道理?为何普普通通的金铁,浸入矾水后,竟能生出这等……‘生气?”
    nbsp张大山微微一笑,未直接回答。
第673章 皇帝之愿,“长明”之灯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