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徐氏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71章 隋朝官员徐善心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纂《南史》《陈书》的重要依据。
    nbsp隋炀帝即位后,徐善心升任礼部侍郎,愈发受到重用。他曾多次随隋炀帝巡幸各地,每到一处便考索当地历史沿革与民风习俗,辑录成篇上奏,既为朝廷施政提供参考,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地方史资料。不过,隋炀帝后期穷奢极欲,三征高句丽、大修运河,致使民怨沸腾,徐善心虽身处朝堂,却始终保持着清醒——他曾多次上书劝谏,建议炀帝“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”,虽未被采纳,却也坚守着臣子的直谏本分。
    nbsp大业十四年(618年),江都之变爆发。当时隋炀帝滞留江都,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,率兵闯入宫中弑杀炀帝,随后召集百官,逼迫众人拥戴自己为帝。百官多惧其威势,或伏地称臣,或仓皇逃窜,徐善心却依旧身着朝服,缓步走入朝堂,面对宇文化及的威逼,始终昂首不拜。宇文化及的党羽历数其“抗命之罪”,他厉声回应:“主上虽有失德,然臣子无弑君之理!尔等叛逆弑主,欲逼忠臣附逆,何其谬也!”
    nbsp宇文化及见他不肯屈服,起初还想以官职诱降,称“公若归我,当不失封爵”,徐善心冷笑作答:“我为隋臣,当尽臣节,岂肯与弑君贼为伍!”宇文化及恼羞成怒,命人将他关押起来。次日,叛军再次逼迫他表态,徐善心依旧痛斥叛军,最终被宇文化及下令处死,时年六十一岁。
    nbsp徐善心遇害后,其母范氏的举动更显徐家气节——她得知儿子死讯后,不哭反叹:“吾儿为忠而死,是吾家门之荣!”随后从容料理后事,神色自若。唐初平定天下后,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徐善心的忠贞,追赠他为礼部尚书,谥号“文节”,并将其事迹载入《隋书·忠义传》。
    nbsp纵观徐善心一生,承袭父学则典籍传世,身处乱世则气节不屈:在陈亡时守节不辱,入隋后以学识助朝廷定典制,江都之变中以死明志,既延续了徐氏家族“学以载道、忠以立身”的家风,也为动荡的隋末增添了一抹儒家士人的亮色,其治史的严谨与守节的坚贞,均成为后世称颂的典范。
    喜欢。

第371章 隋朝官员徐善心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