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京保卫战逆转,延大明百年国祚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25章 汪皇后看琪亚娜背影:其实自己也想朱祁钰夫君了。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前往前线;又怕粮草运输途中再出意外,特意让人去钦天监询问近日的天气,嘱咐将领避开暴雨路段。这些事,她做得滴水不漏,连内阁首辅都称赞“皇后有母仪天下之德,更有治国安邦之智”,可只有她自己知道,每一次决策背后,都是对夫君平安的祈盼。
    nbsp“其实……我也想你啊。”汪皇后对着空荡的殿内轻声呢喃,声音轻得像一阵风,刚出口就被檀香的气息吞没。她起身走到案前,铺开一张洒金宣纸,提起那支朱祁钰送她的狼毫笔——笔杆是海南黄花梨所制,上面刻着“与卿共勉”四个字。她想写一封家书,告诉朱祁钰宫里的牡丹开了,皇子最近学会了写“父皇”二字,告诉她夜里批阅奏章时总会想起他从前陪她读书的模样,可笔尖落在宣纸上,墨汁晕开一小团,却迟迟写不出一个字。
    nbsp她不能说担忧,怕扰乱他的军心;不能说疲惫,怕他在前线分心;甚至连一句“我想你”都不敢写——帝王亲征,系着万千将士的性命,容不得半分儿女情长。最终能写的,不过是“后宫安稳,皇子康健,朝堂诸事皆有内阁打理,望陛下安心御敌,勿念内事”,可这些冰冷的字句,哪里能装得下她满心翻涌的牵挂?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    nbsp汪皇后长长地叹了口气,放下狼毫笔,将那张尚未落笔的宣纸揉成一团,扔进了旁边的铜制痰盂里。纸团落地的闷响,在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。她走到窗边,推开半扇窗,微凉的风涌了进来,带着庭院里桂花的香气。宫道旁的柳树随风摇曳,柳叶拂过窗棂,光影在地面上晃出细碎的斑驳,像极了她此刻纷乱的心绪。
    nbsp她知道,琪亚娜的失落是对家乡的眷恋,是小女儿家的愁绪;而她的牵挂,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夫君,是这风雨飘摇的江山,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。作为皇后,她不能像琪亚娜那样流泪倾诉,只能将所有情绪藏在端庄的仪态之下,用“沉稳”“冷静”为这皇宫撑起一片天。
    nbsp就在这时,殿外传来太监急促的通传声:“娘娘!前线八百里加急信使求见!有陛下亲书密函!”
    nbsp汪皇后猛地转过身,眼中的落寞瞬间被急切取代,连带着声音都微微发颤:“快!快宣他进来!”她快步朝着殿门走去,裙摆扫过案上的账本,书页哗啦作响,却顾不上理会。
    nbsp殿门被推开,浑身尘土的信使单膝跪地,双手高举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函,函上印着朱祁钰的私印。汪皇后几步走上前,接过密函的手指微微发抖,指尖触到那尚有余温的火漆,心口的巨石终于稍稍落地——至少,这封密函是他亲笔所写,说明他此刻是平安的。
    nbsp她没有立刻拆开,而是对着信使吩咐了几句“好好歇息、重赏”,待信使退下后,才拿着密函回到凤椅上。指尖抚过火漆上的印记,她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,才缓缓将火漆挑开。信纸展开,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,开头第一句便是:“皇后亲启,朕在草原一切安好,念卿及皇子甚切……”
    nbsp仅仅是这一句话,就让汪皇后再也忍不住,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,砸在信纸上,晕开了“安好”二字。她抬手拭去泪水,嘴角却不自觉地向上扬起——原来,他在千里之外的草原,也和她一样,牵挂着彼此。
    nbsp窗外的日光依旧温暖,檀香的气息萦绕鼻尖,这空旷的坤宁宫,似乎也因为这一封家书,多了几分暖意。汪皇后知道,只要夫君平安,只要江山稳固,再多的等待和牵挂,都是值得的。她拿起笔,这一次,终于能从容地在宣纸上写下回信:“陛下安心御敌,臣妾定守好这后宫、这江山,等陛下凯旋。”
    喜欢。

第925章 汪皇后看琪亚娜背影:其实自己也想朱祁钰夫君了。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