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 陈奇瑜上疏招安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杨化麟与刘迁二人整饬衣甲,互相对视一眼,皆看到对方眼底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。
nbsp他们身后,站着贺人龙、夏镐等一众收了礼品的将领,虽未一同进帐,但他们的态度已然明确,必须说服督师接受招安。
nbsp从天启七年王二造反到现在七年多了,大家也看明白了,流寇是剿不完的,以后和流寇合作的机会还多,哪怕这次真被骗了他们也不亏。
nbsp五省总督陈奇瑜的行辕大帐,气氛肃杀,陈奇瑜端坐于上首,面沉如水,正看着着各地送来的军报。
nbsp他是万历十八年出生,今年四十四岁,在督抚大员里面算是很年轻的,见杨、刘二人进来,他只略抬了抬眼,并未停下手中的笔。
nbsp“督师。”杨化麟与刘迁上前,恭敬行礼。
nbsp“何事?”陈奇瑜声音平淡,听不出情绪。
nbsp杨化麟深吸一口气,上前一步,斟酌着开口:“启禀督师,末将等此番前来,是为峡内流寇之事,克贼、八贼、拓贼几部被困已逾两月,粮草殆尽,伤患日增,确已陷入绝境。”
nbsp“哦?”陈奇瑜放下笔,目光扫向二人,“如此说来,正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良机,尔等不去整军备战,来此作甚?”
nbsp刘迁性子更急些,抱拳道:“督师明鉴!贼寇虽困,然人数仍众,犹有三万之数。
nbsp困兽犹斗,若我军此刻强攻,彼等为求生路,必拼死反抗,我军兵力虽精,然亦只有两万,且……且弟兄们久战疲敝,粮饷亦不充裕,强行攻坚,伤亡恐难以预料。”
nbsp他这话半真半假,官军确实厌战缺饷,但难以预料的伤亡里,也包含了他们不愿折损实力的私心。
nbsp杨化麟立刻接过话头,语气更为圆滑:“刘协台所言甚是,督师,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纵然胜了,亦是惨胜。”
nbsp“届时若其他流寇股如高迎祥、李自成等乘虚而来,我军恐无足够兵力应对,督师主五省军务,流寇行踪不定,万一他们跑到其它地方攻城掠地,朝廷怪罪下来可不好啊。”
nbsp陈奇瑜身体微微后靠,手指轻敲桌面:“那依你二人之见,该当如何?”他显然听出了些弦外之音。
nbsp杨化麟心中一凛,知道关键时刻到了,他小心翼翼地说道:“督师,那克贼已数次暗中遣人递话,言辞恳切,声称走投无路,愿率部乞降,接受朝廷招安。
nbsp末将以为,若其真心归顺,我不费一兵一卒,即可平定此数万之众,岂非上策?既能保全我军实力,又能彰显督师恩威,使朝廷知我督师剿抚并用之能,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
nbsp“招安?”陈奇瑜冷哼一声,“此等反复流寇,今日降,明日叛,如何可信?倘若其诈降,一出峡谷,便如鱼入大海,岂非纵虎归山?本督如何向朝廷交代?”
nbsp刘迁忙道:“督师所虑极是!然此次不同往日。彼等深陷绝地,内外交困,投降乃其唯一生路。”
nbsp“我等可严加条款,令其先缴械,分散安置,遣散老弱,挑选精壮编入我军以为前锋,严加看管。”
nbsp“彼等若敢再生异心,我大军顷刻可灭之!若能成功招抚此巨寇,亦是督师任内一大政绩,朝廷必有重赏,强过在此苦战,损兵折将,胜负犹未可知啊。”
nbsp这番话,既点了风险,又强调了利益,更暗示了强攻的不确定性,句句说到了陈奇瑜的心坎上,他确实不愿打这场没有把握的硬仗,若能稳妥招安,自然是天大的功劳,他总督五省这么久了,朝廷就拨了二十万两白银当军费。
nbsp理论上来说,一直围困也能把流寇饿死,可是官军同样要吃饭,兴安地区山多民穷,又不能指望刚刚被流寇抢过的郧阳协饷。
nbsp这样耗下去,对官军也未必有利,一旦流寇狗急跳墙要突围,官军就算获胜也必然损失惨重。
nbsp纵然能歼灭克贼等人,将来又用什么去对付李自成、高迎祥他们呢,听闻克贼还有一支野战兵力在外,同样也不好打,若是克贼真的降了,这支兵马岂不是就归了朝廷了吗。
nbsp陈奇瑜沉默良久,帐内只闻灯花噼啪作响。他目光扫过杨化麟和刘迁,似乎想从他们脸上看出些什么,杨、二人垂首恭立,不敢与之对视。
nbsp终于,陈奇瑜缓缓开口,声音依旧沉稳,却已然做出了决定:“既如此便依尔等所议,杨化麟,你即刻草拟招安条款,务必苛刻,令其再无反复之力,刘迁,你负责受降事宜,严密监视,若有异动,格杀勿论!”
nbsp“末将遵命!”杨化麟与刘迁心中大喜,连忙抱拳
第361章 陈奇瑜上疏招安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