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鹤发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51章 玉屏县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八路中文网]https://m.86zw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p;   nbsp“传闻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精通音律、擅长吹笛。想来定是八仙在石莲峰聚会之时,韩湘子将制箫笛之术与乐谱传于当地百姓了。如此本地箫笛才能名声大噪。”天机子含笑捋须。
    nbsp玉蟾子啐了一口,失笑道:“师父尽捉弄人。定是方才见了那‘仙到玉屏留古调,客从海外访知音的店铺标语,兴起胡诌的。”
    nbsp天机子哈哈大笑:“还是月儿聪明!”
    nbsp三人摆渡过舞阳河至北岸,举头仰望八座高约十余丈的巨石依山立于河畔,形如莲花初绽,又似八位仙人临水而立。山下东南侧另有一汪水潭,清澈见底。当即交口称赞:“真是一块风水宝地!”
    nbsp游览至峰顶,三人见一座观音殿建于此间,正如“净土莲台”上的一尊菩萨,不由心生崇敬。
    nbsp恰巧此时,一年轻比丘正清扫门庭。玉蟾子上前询问张三丰炼丹遗踪,却惊讶得知祖师丹房正在观音阁中。
    nbsp“师父,为何观音阁内会留下祖师丹炉?岂非不伦不类?”那比丘前去禀报后,玉蟾子低声问道。
    nbsp“此事也不算奇怪。偏远地方只求平安顺遂,佛与道往往不怎么区分。”天机子回道。
    nbsp三人心下别扭却仍随比丘步入了观音殿中。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    nbsp殿内布局狭小,主体为三层杉木阁楼。正殿供奉观音菩萨,配祀善财童子与龙女。三人自是不便参拜,转向偏殿。
    nbsp偏殿门外立有一碑,风刀霜剑之下依稀可见其上刻字:
    nbsp“明初仙师张玄玄,号三丰,游至平溪。见八仙岩紫气盘桓,舞水如玉,遂结庐丹室。取朱砂于万卷书崖,汲香泉于石莲潭畔,立八卦炉,运坎离火。历九转,得金丹黍米。服之,身若云浮,足生清风。临行谓乡民曰:‘此山有灵,可禳疫疠。炉火不灭,泽被苍黔。后百五十年,丹室倾颓。道光年间重葺,塑仙师像以志遗泽。噫!丹道通玄,非志坚者不可为;慈心济世,唯德厚者能承之。”
    nbsp三人观之,神情一振,快步入内。
    nbsp殿内正中陈列一古朴丹炉。东首供奉张真人泥塑坐像。箬笠草履,持拂佩葫。
    nbsp三人绕过丹炉向着神像恭敬行礼。礼毕,这才细细端详起眼前的八卦丹炉。
    nbsp此炉高约三尺,宽逾四尺。圆口束颈,扁鼓炉腹,下承三足。炉腹中部,以弦纹分隔上下。上腹阳刻八卦卦纹,神秘玄奥。下腹阴刻宝相花八朵,庄严圣洁。
    nbsp“师父。这炉子是否小了些?”玉蟾子从未见过丹炉,以为其与武当山的香鼎一般大小。
    nbsp“不小了。所谓袖炉五七寸,足踏芒鞋走山川。云游道士随身带的可比这个小多了。”天机子回答,“不过此丹炉应该是本地铸造所得,这般大小携带起来太不方便。”
    nbsp沈错却想起了凌云子:“也不知凌云子前辈是否寻到合适丹炉?若是以此炉炼丹不知会否合他心意。”不由默默记下。
    nbsp正在此时,殿外进来一位矮小比丘,年逾花甲,自称是观音殿主持,法号悟尘。
    nbsp双方互相见礼后,悟尘开口道:“贫尼在此出家已有四十余载,极少有道士拜访,今日当真有缘。”她凝视沈错三人,眼中闪过涟漪,试探问道:“敢问三位道长,可有瞧出这八卦炉,有何奇特之处?”
    nbsp这一问颇为古怪,也不知是请教还是考验。因此,天机子开口反问道:“悟尘师太,可是近来观音殿中有怪事发生?且与这丹炉有关?”
    nbsp悟尘摇头却不答话,仍是略显紧张地盯着三人,企盼有人能答出她的问题。
    喜欢。

第251章 玉屏县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